第(2/3)页 然后他们突然还发现了一件事情,许多官方账号纷纷在下面发言。 都是表示支持和赞扬。 比如华夏文字协会就在下面评论了一条:“写的真好,支持,欢迎林大师发表更多论文,助力华夏历史学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。” 评价非常高。 除此之外,网络中还是学生居多,他们忽然发现自己熟知的几位著名大佬也在下面发言。 更是震惊十足。 每个人都在下面认领自己学校的老师。 不仅仅如此。 评论区热闹非凡。 更有一位著名的考研老师在下面评论了一句。 “林老师,厉害。” 一下子把一些考研生吸引了过来。 他们瞬间会心一笑,知道他为什么评论,因为这位考研老师多次在自己的直播课中以林辰为例子。 “考研,可以让你从一个平台到另一个更好的平台上去...当然,假如你和林辰一样牛逼,那这话就当我没说,因为他的牛逼,导致北河大学平台这个都牛逼了,北河大学今年的考研线最少涨二十分。” “......优秀的同学不需要考研,可以直接保研,像林辰,虽然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学校找到他了,但是我可以拍着胸脯说,各个学校的招生班像求大爷一样都求林辰去他们哪里......” “有的人前半生普普通通,一朝开窍就一飞冲天,还是你们十分熟悉的林辰.....可惜,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开不了窍,只能老老实实地学习和努力。” 这些句子已经成了这一年来考研生大部分人都熟知的语录。 一举例优秀的学生。 嗯,肯定是林辰。 大器晚成的学生。 嗯,肯定是林辰。 能力牛逼的待遇,可以上央视。 嗯,肯定是林辰。 长达一年的时间进行“洗脑”,大部分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固有印象:林辰很牛逼。 因此,他们看到论文之后,已经有些习惯了。 在他们的认知中。 林辰本应当如此牛逼。 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林辰形象。 比较来说,学生更容易去读论文,因此,这一部分人进来之后,传扬度提高有些加速。 【传扬度:65328/3000000】 林辰揉了揉眉心。 希望继续保持这个速度。 这次传扬度需要的人数实在太多了。 三百万人口。 华夏人口一共13亿。 去除掉一些不容易上网的老人,还有不明白意思的小孩,最多十亿人口了。 第(2/3)页